西安疫情传播风险高怎么办?科学应对与全民行动是关键
7
2025-11-04
我是一名西安感染者。
当这个身份突然降临,我发现自己被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救护车的鸣笛取代了晨钟,隔离服的身影覆盖了街巷,我的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全员核酸检测在寒冬中展开,队伍蜿蜒如龙,人们沉默伫立,只有脚下的一米线划出安全距离,我看见护目镜下的水珠,不知是寒气还是汗水;我触到消毒液刺鼻的气味,那是2021年冬天最难忘的味道。

转运至方舱医院那夜,古城墙静默矗立,这座见证过无数瘟疫与战乱的城墙,此刻正守护着它的子民,方舱里,素不相识的人成了最近的邻居,一位大妈总念叨着家里的泡馍馆,说解封后要给每人做一碗最地道的羊肉泡馍。
在感染的日子里,我经历了从恐惧到平静的心路历程,起初每个咳嗽都让我心惊胆战,后来发现医护人员的眼神始终坚定,志愿者的脚步从未停歇,病友们的笑声依然爽朗,我们建了个微信群,分享康复进展,相约去看明年春天的樱花。

与我同样命运的,还有快递小哥、考研学生、出租车司机…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但我们都选择了相信——相信科学,相信这座千年古城的韧性,相信彼此守望的力量。
作为亲历者,我见证了恐惧如何被抚平,谣言如何被真相击碎,个体如何融入共克时艰的洪流,我的健康码从红转绿那天,医护人员说:“恭喜出院,回家好好过年。”简单一句话,让我泪流满面。
如今回望,那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:疫情中的每一例感染,都不是冰冷数字,而是活生生的人,有着恐惧与勇气,带着伤痕与希望,我们被称作“感染者”,但我们更是见证者、亲历者,是这座城重生故事里不可或缺的一笔。
长安常安,当钟楼灯光再次亮起,当肉夹馍的香气重新飘荡街头,我知道,所有伤痛终将沉淀为城市记忆,而生活,正以它不可阻挡的姿态,继续向前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